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,农历新年以来,全国快递业务量连续稳步上涨,1月29日至2月2日连续5天每天超3亿件。新程再启,我国快递物流不断跑出“加速度”。
“人在家中坐,货从八方来。”2023年,是疫情管控放开后的复苏之年,也是经济重回正常运行轨道的关键之年。“春节模式”已经结束,快递单量恢复至日常水平,火热的劲头在迸发,发展的活力在持续,回暖向好的态势格外振奋人心。春节前,周密部署假期寄递服务保障工作;春节期间,上下联动、督导检查假期服务保障情况;春节后,大力推进保通保畅和复工返岗工作……快递业能迅速恢复,看似只是疫情趋缓、经济复苏、消费提振下的“衍生现象”,实则也是整个行业研判形势、未雨绸缪、统筹协调后,以“动起来、跑起来、忙起来”的干劲赢得市场的“水到渠成”。
快递业一头连着生产供给,一头连着消费需求,被称为经济发展与消费活力的“晴雨表”。网购与收货之间,隔着快递的运输路线。加快送货速度、保障快递安全、维护用户利益,一直都是快递业努力的方向。我国快递服务网络总长度(单程)超过4000万公里;快递全行业拥有各类营业网点43万处;27.8万个村级快递服务站点,实现乡乡设所、村村通邮……拦路的藩篱被拆除,流动的道路被畅通。稳固有力的新基建,高效运行的物流网,搭建起快递业发展的“大舞台”。透过快递业务量这一窗口,既可以看见群众日益增强的消费信心,也可以看见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,“流动的中国”再添生机活力。
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中国拥有14亿多人口的超大市场规模,也成就了全球最大的快递市场。“天时”“地利”的优势已然存在,“人和”助兴依旧不可或缺。有数据显示,2022年,平均每天有约1亿件包裹在乡村进出。快递网络的触角不断延伸,不仅让群众网购更加便捷,激发乡村地区的消费潜力;也带动电商直播、短视频营销等模式的兴起,让五湖四海的山货、乡货、特色美食进入各地城市,为乡村振兴打开新的发展空间。从“引进来”到“走出去”,生产、流通、分配、消费各方之间畅通循环。快递企业主动适应新常态,亮出干事新姿态,快递行业的发展“潮水”才能弄潮中国经济这片“大海”。
物畅其流,货通天下。快递物流“小写意”,却是活力中国的“大风景”。近年来,中国快递业务不仅在国内惠及民生、助推经济,在世界上也有着广阔的发展舞台。购物需求加速海外贸易新常态、数字技术完善国际物流新生态、政策力量加持跨境电商新业态,效果持续显现。海关数据显示,2022年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(含B2B)2.11万亿元,同比增长9.8%。近日,《关于跨境电子商务出口退运商品税收政策的公告》发布,降低跨境电商企业出口商品退运成本,积极支持外贸新业态发展。政策红利持续释放,为快递企业抢抓国内国际大市场减轻了负担、扫清了障碍,精准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。
快递物流“跑”起来,活力中国“动”起来。数据是最有信服力的成绩单,证实着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大势没有变。从“无处不在”迈向“无时不至”,从“物流大国”转向“物流强国”,经验会积累,实力会提升。稳字当头,行稳致远,我们有信心、有能力推动快递行业和经济发展“水涨船高”。